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2节

榛蘑的市场应用可太广了。

不管是餐饮行业,还是药材这一块,榛蘑都是香饽饽。

栽培原料主要是阔叶树,硬杂木最好,这还是苏小软看了超市里面菌菇包上所标注的主要成分,才给琢磨出来的。

要是全凭经验,估计再给她两年的时间也培植不出来。

好在,他们这里原本就产榛蘑,而且山上的阔叶树也很多,就地取材,还是很容易的。

目前苏小软做了两种菌菇包,一种是直接采用短木段和边角料栽培。

根据她现在掌握的数据来看,硬杂木主要是产量高,蘑菇的质量好,出菇期长。

至于栽培场地她还是有印象的。

毕竟,这个就比那个配方什么的容易多了。

苏国安带人到了苏建业家里,这是想着看看苏小软到底咋折腾的。

苏小软也没想着要藏私,毕竟她弄出这个来,就是打算让基地种植的。

“伯伯,这种榛蘑的培植虽然可以说是成功了,但是它的生长期比较长,而且产量目前还比较低,我正在想着改良一下菌包的配比,看看能不能加大它的产量,再适当的缩短一下它的生长期。”

苏国安点点头:“你的想法是好的,方向也是对的。不过也不用着急,咱们慢慢来,我可是听你爹说了,你最近都不好好吃饭了。”

苏小软心虚地笑了笑,拿手虚掩在唇边咳嗽了两声。

“伯伯您看,这就是我在院子里试种的了,其实这种用短木段和边角料栽培的法子,应选择在林下最好。

而平地栽培,应选择以高粱玉米套种。黄瓜、窝瓜、丝瓜架下,葫芦架下。在地下挖一条沟,长度不限。把木材用刀砍成鱼鳞口,把木材间隔两公分摆在沟内。把榛蘑菌种掰成桃核大的小块儿,放在木材缝隙中间,一平方米用菌种一袋左右。然后在木材上覆土,厚度两公分左右吧。”

苏小软说完,又退了一步,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她的小本本。

“如果土壤比较湿润就不用管它,如果土壤干燥,应先浇些水再覆土。至于能出菇多少,我目前也说不好,但是很明显,产量比香菇和平菇的出菇量都低。”

其实,苏小软是知道的。

如果是早春栽培,到秋天就能出榛蘑,但第—年出得比较少,二年三年进入旺产。主要在秋天,而且气温不宜超过二十度。

如果气温达到适合的出菇温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